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202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吕佳昕与木哈代斯·依孜木江,以共同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影响因子5.7,JCR Q1,中科院二区)发表题为《Peptide based vesicl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DOI: 10.3389/fimmu.2025.1609162)。

该论文在协和医院王冬园主管药师和余育林主管药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文章聚焦于肽基囊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设计、构建及其应用进展,系统梳理了功能肽在增强靶向性、免疫激活和抗肿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肽-囊泡复合体在提高癌症治疗特异性和疗效方面的潜力,并对其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生产工艺等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的发表为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研究方向。
此外,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2022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潘英同学、顾林川同学分别提交了会议论文《全过程质量控制在I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和《药物I期临床试验病房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何柯茹同学的论文《基于肾移植受者微信随访群用药咨询数据探讨用药智能问答平台构建》,则在2025年浙江省免疫药学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优秀论文"奖项。

“早鸟计划”:科研路上,起飞更早一步
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院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量身打造的“早鸟计划”。该计划是面向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设立的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自低年级起尽早进入医院、接触真实临床问题,在临床一线药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该计划注重科研素养与实际能力并重,强调从问题意识、文献阅读、课题设计到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参与,帮助学生早期积累科研成果,不仅能夯实专业基础,更有助于学生在保研、考研乃至申请国内外高水平研究生项目中脱颖而出。
吕佳昕、木哈代斯·依孜木江等同学就是这一机制下成长的优秀代表,作为大三在读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承担综述撰写工作并成功发表高水平成果,正是临床药学专业实施“早鸟计划”的典型成果,充分体现了我院本科阶段科研培养体系的有效性与前瞻性。据悉,2024年协和药学部、同济药学部共开展临床药学实践项目12项,2025年早鸟计划也在立项过程中,展现了本科生日益增长的科研活力与潜力。
金牌专业“临床药学”——一流平台,一流师资
临床药学专业是在张玉教授(协和医院党委书记、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带领下,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重点打造的本科专业。临床药学是药学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其核心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通过个体化治疗、临床用药指导等手段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依托“双一流”高校建设平台,华中科技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形成了“医+药”联合育人体系,整合药学院、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三大实体资源,构建了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并重的五年制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内容涵盖药理学、病理学、临床治疗学、临床药物治疗、药学服务与沟通、TDM技术等,强调“懂医、精药、强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将接受来自医学院、药学院、附属医院的联合授课与实践指导,从大一即开始进入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和药学实践,逐步深入药学查房、药学门诊、个体化治疗等前沿领域,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临床。
临床药学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据统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80%以上就业于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科研单位、药政机构和大型医药企业。随着国家对临床药师队伍建设的不断重视,相关政策持续释放人才需求信号,临床药学人才已被明确纳入紧缺人才范畴,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未来,临床药师将在合理用药指导、个体化治疗优化、慢病管理支持、药品再评价及公众用药科普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核心作用。学生毕业后可在临床药学、科研机构、药品审评、公共卫生、药学教育等方向深耕发展,具备广阔的选择空间和长远的职业通道。可以说,临床药学,正站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中心舞台,是面向人民健康与国家需求的战略专业。
“临床药学本科生专项奖学金”——为学子加油助力
为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持续发展,药学院专门设立了“临床药学本科生专项奖学金”(同时享有学院其他奖学金),对专业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重点支持。奖学金覆盖率达50%,每年按年级评选9人,其中一等奖1名(5000元/年)、二等奖3名(3000元/年)、三等奖5名(2000元/年)。学生在享有该专项奖学金的同时,还可兼得学院及学校其他奖学金支持,形成多渠道、可持续的激励体系。自专项奖学金设立以来,累计已有27人次获得该奖学金,充分激发了学生在学术、科研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成长动力。

本科阶段即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掌握个体化用药策略并能深入临床一线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正是未来医学模式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此次吕佳昕与木哈代斯同学以本科生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综述论文,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成果,更是临床药学专业系统化培养模式的缩影。从本次论文成果可以看出,专业所营造的临床导向、科研引领、实践支撑的育人环境,已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实现科研突破、成果转化,提前开启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关注医学未来、热爱药学事业、渴望通过学习改变世界的优秀青年学子,选择华中科技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在这里,你不仅将接受系统全面的培养,更将在真实临床和科研场景中打磨本领、锤炼思维、积累成果。从本科开始,参与临床,开展科研,见证自我蜕变,也为推动合理用药、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