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要闻  -  正文
破瓶颈,强实战!我院成功举办公共卫生专业实践系列讲座

来源: 时间:2025-05-30 点击量:

为破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瓶颈,强化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岗位胜任力,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25年4月18日至5月26日精心策划并举办九期“公共卫生专业实践系列讲座”。

学院邀请了来自疾控机构、三甲医院、生物制药企业的九位行业专家开展讲座交流。副院长郭欢教授、副院长常江教授、党委副书记郑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何美安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刘莉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杨年红教授先后参加讲座。系列讲座围绕智慧疾控、AI赋能传染病监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职业健康现状等核心议题展开,为2024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搭建起“从课堂到现场”的实践认知通道。

第一期:智慧疾控建设与发展

宜昌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首席专家马蓓蓓主任以宜昌市“智慧疾控一体化平台”为例,分享了该平台如何打通医疗机构、社区、交通等部门数据,实现疫情动态可视化、风险趋势预测及应急资源精准调度。讲座使学生认识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大幅提升了城市传染病监测的响应速度与精准度,为疾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应急办主任刘晓勇结合日本福岛、切尔诺贝利等核事故案例,系统讲解了辐射应急的核心环节,包括剂量监测、去污流程、医学救援分级响应及跨部门协同机制。他分享了做好核辐射应急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应急物资储备、人员防护及长期健康随访等环节可追溯、可执行。


第三期:食品安全性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安全评价研究所所长樊柏林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框架,解析了毒理学评价方法(如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GLP机构标准化流程。他通过大量案例说明,体内外试验需互补运用,并重点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对保障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性。


第四期:职业健康现状及案例分析

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毛革诗主任指出,当前职业病危害呈现“新旧叠加、领域扩展、能力不足”特点。他以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为例,介绍从资料收集、现场检测到风险评估、整改建议的全流程管理,讲座列举了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并呼吁职业健康管理需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


第五期:多点多渠道传染病监测预警技术与应用

湖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刘红慧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湖北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的经验,介绍了湖北省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技术应用,包括基于医疗机构的监测、基于多渠道数据的监测、智能预警预测等。此外,刘主任还提出了AI技术在疫情趋势预测、资源调度优化中的应用,表明了未来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方向。她指出,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明确的方向和部署计划,希望公卫专业研究生学会如何使用和优化AI技术。


第六期:环境因素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振宇主任以湖北省传染病监测系统为例,解析环境监测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等)与传染病传播的关联性。此外,他介绍了汉江水污染事件、自来水厂消毒副产物超标、空气污染对人群的影响等实际案例,指出了环境监测在疾控系统中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如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


第七期:医学人走向医药外企的经验分享

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事业部政府事务副总监汪静分析了体制内与外企工作模式的差异,结合医药企业特点,提出职业转型需关注能力匹配、价值创造与长期规划。他建议求职者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沟通、项目管理及创新思维等核心能力,同时熟悉外企行业背景、职业选择策略及面试技巧。


第八期: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感科主任谭莉详细解析了医院感染的概念、防控措施以及相关制度,并分享了同济医院在院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挑战。此外,她还指出了院感防控在医疗质量提升和患者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对未来院感防控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并鼓励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关注院感防控领域,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就业方向。


第九期:基于现场流行病学思维的科研创新与应急处置

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沙井分中心负责人熊田甜分享了深圳宝安区传染病疫情处置和应急队伍培训的实践经验,利用AI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培训,结合登革热、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案例,提出“科技赋能、快速响应、精准防控”的应急管理理念。她分享了自己在疾控中心和社区的工作经验,鼓励公共卫生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反馈收获颇丰,学有所长。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疾控、医院、药企的公卫岗位职能有清晰认知,希望能够掌握至少1项实践工具,如智慧疾控平台操作、AI预测模型应用等,并表达了对于即将奔赴实习单位的期待和憧憬。

据悉,《专业实践系列讲座》为我院研究生校企共建课程,也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门系统实践课程。学院通过搭建行业专家与学子对话的平台,将前沿理论、实践智慧与职业需求融入教学体系,助力学生深化专业认知,为学生从“理论课堂”到“实践现场”的关键转换筑牢岗位胜任力根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加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引导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在跨领域协作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愿公卫学子以本次讲座为起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公共健康的实际行动,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公共卫生事业中坚力量。(图片:翟丕勇、葛龙;文字:龙佳宁)


联系我们

地       址: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一号楼102室学院办公室

联系方式:+86-27-83693673

学院信箱:tjgw@hust.edu.cn
领导信箱:GGWSyld@hust.edu.cn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网站
Baidu
map